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7篇
  免费   1679篇
  国内免费   224篇
耳鼻咽喉   128篇
儿科学   143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1791篇
口腔科学   360篇
临床医学   996篇
内科学   977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862篇
特种医学   2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91篇
综合类   900篇
预防医学   2126篇
眼科学   111篇
药学   629篇
  3篇
中国医学   656篇
肿瘤学   368篇
  2023年   386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429篇
  2015年   735篇
  2014年   649篇
  2013年   629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569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345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268篇
  1991年   266篇
  1990年   240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188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114篇
  1985年   106篇
  1984年   86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100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12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目的:评价酸蚀一喷砂处理以及4种不同水门汀材料Fuji I(FUI)、Fuji Cem(FUC)、RelyX Unicem(RX—U)、RelyXARC(RXA))对纤维桩粘固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颗无龋坏单根管人前磨牙,根据对应纤维桩表面处理与否随机分为2组,进而根据粘接材料的不同分为4个亚组。常规根管充填和桩道预备后,分别选用4种水门汀材料将表面处理前后的玻璃纤维桩粘接到预备根管内;观察纤维桩表面及每组试件粘接界面扫描电镜(SEM)下微观形貌,测试即刻拉出强度(pull—outtest)。结果:表面处理前后纤维桩的各水门汀材料拉出强度以RXA组最高,随后依次为RXU、FUC、FUI组,且各组间均相差显著(P〈0.05);纤维桩表面处理后与各水门汀材料的拉出强度较之处理前均显著提高(P〈0.05):SEM观察显示:表面处理后纤维桩的表面粗糙度纤维暴露数量均有明显增加;表面处理前后各组粘接界面微观形貌存在差异,各组的粘接界面均较处理前更致密。结论:酸蚀一喷砂处理纤维桩表面后可以提高其与不同水门汀材料的粘接固位力。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在犬下颌骨内植入种植体,观察新型抗菌涂层预防种植术后早期感染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2岁龄牙周健康的雄性Beagle犬4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三前磨牙,并在近远中根拔牙窝内预备种植窝行即刻种植术。随机选取2只植入载有新型抗菌涂层的种植体作为实验组,另外2只植入仅微弧氧化处理的种植体作为对照组,并用丝线在所有种植体的颈部结扎,术后给予高糖软食,诱导种植体周围发生早期感染。结扎2个月后对种植体周进行临床指标检查和X线摄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结果:2个月后,实验组种植体周的临床检查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0.05)。X线检查可见:实验组种植体周围无明显的牙槽骨吸收和透射影像,对照组种植体周围可见明显的骨吸收和裂隙状透射影像。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结合较好,未见明显间隙,而对照组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存在明显的间隙。结论:在钛种植体表面构建的新型抗菌涂层具有显著的预防种植术后早期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应用一种新的全颌曲面断层分析方法来判断牙周炎组和正常组之间的相对骨密度(RBD)的差异,并预测下颌角骨折的风险.方法:回顾性研究60例牙周炎患者和60例正常组病例,应用全颌曲面断层片比较其相对骨密度(RBD).同时,调查所有患者的下颌角骨折病史并做记录.结果:牙周炎组和正常组之间的三个RDB指数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正常组有3例下颌角骨折患者,牙周炎组有8例下颌角骨折病例.两组下颌角骨折患者RBD指数均相对较低.结论:牙周炎组和正常组的RBD指数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RBD指数可以作为普通全颌曲面断层片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可用做牙周炎的筛选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发生下颌角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钟摆矫治器联合颊侧推簧远移磨牙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牙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钟摆矫治器联合颊侧推簧远移磨牙组(组1)和头帽口外弓远移磨牙组(组2),在治疗开始前(T0)和远移磨牙完成时(T1)分别拍摄侧位头影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t检验分析组内和组间的差异.结果:组1和组2远移磨牙的平均距离分别是(4.48±1.63) mm、(2.68±1.71) mm;组1和组2磨牙远中倾斜的平均角度分别是5.46°±3.23°、1.02°±2.16°;组1上颌中切牙未发生明显的唇倾和唇向移位,而组2上颌中切牙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腭侧移位.结论:钟摆矫治器联合颊侧推簧远移磨牙可有效防止前牙支抗的丧失、控制磨牙的近中颊侧旋转.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环孢素A(cyclosporinA,CsA)对大鼠牙槽骨内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matrixprotein,DMP1)C末端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7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再随机等分为20d、30d和40d3个亚组,实验组大鼠喂饲CsA(30mg/k·d)。免疫组化法染色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石蜡切片,光镜下观察DMP1C末端和OPN在牙槽骨内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实验组大鼠牙槽骨内DMP1C末端表达明显下调,OPN表达明显上调;在本实验周期内,上述变化随实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论:CsA影响大鼠牙槽骨内矿化相关非胶原蛋白DMP1C末端和OPN的表达,推测CsA可能抑制大鼠牙槽骨的矿化。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寻找一种椅旁操作时间短、程序简单、固定效果佳的粘接系统在外伤牙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外伤松动牙患者78例共计139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71颗忠牙,采用正畸用光固化玻璃离子粘接剂+麻花丝固定,对照组68颗患牙采用全酸蚀粘接树脂+麻花丝固定,固定2-4周时去除固定装置。拆除固定装置6个月后复查,对患牙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拆除固定装置6个月后实验组成功率92.9%,对照组成功率91.2%,两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用光固化玻璃离子粘接剂+麻花丝固定外伤松动牙的疗效和稳固性可达到全酸蚀粘接+麻花丝树脂固定的水平,但前者操作简单,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治疗后TG、TC、HDL-C和LDL-C水平分别为(3.52±0.47)mmol/L、(1.31±0.29)mmol/L、(2.52±0.34)mmol/L和(1.87±0.30)mmol/L,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血脂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骨质疏松症等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树鼩的形态、生理机能及生化代谢与人类极为相似,树鼩在脂代谢方面的独特之处可能成为其在研究代谢性疾病的明显优势。本文就近年来树鼩在代谢性疾病中的进展作一综述,旨在阐述各种代谢性疾病的树鼩模型,为骨代谢疾病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32例胃癌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根据每个患者的测评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与行为方式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心理干预前后。除偏执症状外,患者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惊恐、精神病性等维度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负性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血清角蛋白18及其裂解片段在肝病诊断方面的应用潜力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强烈兴趣,但其在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该文总结和探讨了循环血角蛋白18裂解片段M30及M65水平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意义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